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五
伏以清净之宗。
托重元而设教。
生成之本。
资妙用以宣功。
家国禀之而允昌。
古今运之而不竭。
粤惟道化。
首出帝先。
今属睿圣御天。
元台分阃。
宏道德。
字育蒸黎。
法伊尧妫舜之仁。
后稷皋陶之德。
万方有泰。
四境无虞。
共感殊恩。
何阶上答。
是用率勉寮属。
考按经科。
严饬坛场。
备申斋洁。
精香灯而达恳。
奉信币以表诚。
注念九清。
驰心三境。
伏冀元光下烛。
至圣冥通。
俯鉴偫情。
滂流巨泽。
上扶帝业。
光赞圣猷。
比三辰以并明。
媲两仪而等固。
鲲池凤穴之野。
声教遐传。
桑津蒙谷之乡。
车书混一。
保宁藩部。
匡祐元戎。
天禄永增。
寿涯弥广。
臣九冥元祖。
超苦趣于幽关。
五族周亲。
享善缘于道域。
封隅之内。
三农有积于仓箱。
政化之中。
偫瑞。
日编于册。
干戈静息。
疵疠无侵。
其有滞骨飘魂。
久悲风露。
伤坟败庙。
常苦凋荒
乘此胜因。
咸臻妙乐
龙神安镇。
士庶昭苏
蠢动有生。
同升福界。
日月元枢 唐 · 刘知古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四
夫驰骛于名利之场者。
惟尊爵禄以为意。
逍遥于无为之域者。
独贵神仙之可尊。
名位非德行可致。
道术非博学而得。
仲尼不享其高爵。
刘向不达其秘言。
即知命有所定。
分有所归。
固不计其才能之与清浊矣。
古今修仙学道。
藜莠蓬蒿。
不啻多也。
得之者麟凤鹏鸾。
不亦稀乎。
且道之至秘者。
莫过还丹。
还丹之近验者。
必先龙虎。
龙虎所自出者。
莫若参同契。
世之习此书。
近乎髣髴。
其徒实繁。
达乎元义者。
未之有也。
抱朴子神仙传云。
魏真人参同契五相类凡二篇。
其说似解释周易。
其实假借爻象。
以论作丹之意也。
又有元光先生
不知何代人也。
睹日月混元经。
其序云。
徐从事拟龙虎之文。
撰参同契上卷。
传魏君。
魏君又述中卷。
淳于叔通
淳于叔通又制下卷。
表三才也。
此则葛稚川平城四字诀全乖。
人无识者。
复有萧先生
亦不知何代人也。
又注龙虎叙云。
参同契者。
拟龙虎上经。
本出真人徐从事
越上虞魏伯阳造五相类以解前篇。
遂改为参同契。
其后淳于叔通补述其类。
取象三才。
乃为三卷。
又叔通亲事徐君。
夜寤不寐。
仰观元象。
以配卦爻。
而著其书。
研详三说。
理有异同。
元光之谈。
失之穷远。
若以魏伯阳造五相类以解前篇。
遂改为参同契。
此非其审也。
凡五相类。
岂不云参同契者。
敷陈梗概。
不能专一汎滥而说。
今更撰录补塞遗脱。
故复作五类。
则大易情性尽矣。
若不然者。
则未备也。
三卷之前。
未有此书。
此亦是以辩中卷是魏伯阳所撰。
不然者。
故不合云今更撰录补塞遗脱。
其义益明矣。
夫参同契者。
参考三才之理。
叙其符契而已。
非为因三卷而得参同也。
所以五相类者。
盖论还丹之道。
与五行之理相类也。
所以本经云参考三才。
又云推演五行。
即此所见设题之本旨也。
而不达者强生疑言。
殊不究此经篇章虽异。
旨趣皆同。
莫不以乾坤为鼎。
天地之道成焉。
坎离为药。
南北之位分焉。
龙虎为名。
东西之界列焉。
若论火候。
定生成。
莫不循卦节应钟律。
消息合刑赏。
故黄钟气至。
阳生于复。
渐历临泰。
至已而阳爻数终。
蕤宾气至。
即阴生于姤。
渐历遁否。
至亥而阴爻数穷。
如循还未始有极期。
六合三才四时五行之理备矣。
夫鼎者所以鼎其鼎也。
药者所以药其药也。
鼎药一也。
岂容非类哉。
而有惑者妄生穿凿。
谓肝青为父。
是曾青也。
肺白为母。
是铅银也。
肾黑为子。
是磁石也。
脾黄为祖。
是雌雄也。
殊不究经云挺除武都
八石弃捐。
岂更用元精雄黄之类也哉。
谓还丹自赤而成紫色者。
曾青之气染入而已。
又大非也。
且草木乘春而生。
生即青。
及其花含文彩。
实熟黄赤。
其中岂有假曾雄乎。
谓还丹因染而成紫色。
不知黄金黑锡。
赤铜蓝玉。
是何物染乎。
盖阴阳之气。
自然变化也。
况还丹顺天地生成之道。
合金水自然之质。
岂得无变化者哉。
只为五金八石。
硝矾硇石。
偫方众药之中。
或有用之。
于龙虎大丹。
亦无用处。
岂非经旨隐而难辩耶。
抑亦心窍窒塞而莫可晓也。
且世上闻虎者多。
识虎者少。
夫流珠为龙。
龙即日也。
黄芽为虎。
虎即月也。
此二物者。
日月精气。
咸有变化之理。
故饵之者亦能变化。
所谓变化者。
变丹砂为水银。
自阳返阴也。
水银复为丹砂。
自阴返阳也。
故流珠丹亦名火青丹
变黑铅为黄丹。
自阴返阳也。
化黄丹为黑铅。
自阳返阴也。
二物谓之阴。
倏然而为阳矣。
谓之阳。
忽然而成阴矣。
互为夫妇。
更为父母。
此盖阴阳感激而成。
虽圣贤莫测所以。
魏夫子叙云。
云芽之灵。
龙吟方泉。
景云络霄。
虎啸虚无。
冲风四振。
阳燧昭明。
朱光郁起。
方诸见阴。
元液清溢。
皆为自然也。
此大还丹妙用。
其实一也。
上古有水银一味。
而独不成丹者。
盖有龙而无虎。
不如是。
又何假四象五行。
亦何求于阴阳男女哉。
是以必有不因于物。
亦不因于人。
而往往任其大道自化者矣。
上经岂不云贤者能特行。
不肖与母俱。
夫与母俱乃知。
岂非自然之正也。
如纪纲八石。
本乎二物。
龙虎一体。
而开三条。
审乎二物。
易乎一源。
可知至元也。
所以千举万败者。
其由不达三五与一之理。
此非大道曲隐。
由思虑之未至。
老子所谓能知一。
万事毕。
亦为此义也。
世人徒知还丹可以度世。
即不知度世之理。
从何生焉。
盖饵日月精华故也。
日月者。
天生元女地长黄男是也。
虎者金也。
龙者汞也。
金汞相抱。
得自然性。
服食之者。
岂不神哉。
所以黄庭经云日月精华救老残。
岂非二景之事乎。
答曰。
媾二景之晖者。
其徒实繁。
服五晨之霞者。
数亦不少。
然当此道。
住世长生者鲜矣。
至于饵一药。
服一丹。
获延驻长生者。
目所见多矣。
由是论长生之术。
必在保养服食。
内外兼资。
方始有望。
若独任一端。
徒亦不免虚劳耳。
学者云。
铅非铅也。
此恐昧甚者欤。
且上经云。
真人至妙。
若有若无。
髣髴大渊
乍沈乍浮。
中经云。
真人潜深渊。
浮游守规中。
此盖销铅为水。
煖汞投之。
初入则寂尔无声。
火烈花浮。
迥然独异。
此岂不以物处于太泉深渊者乎。
若谓斯铅非铅者。
又不可知也。
或人为鼎正当有土者。
是妄也。
真铅者。
火铅是也。
夫水位北方。
卦主坎。
坎主六戊。
戊即土也。
火位南方。
卦主离。
离主六已。
已亦土也。
真人之意。
惟以戊已之气而为土。
非以土地而为土也。
此坎戊月精离已日光之义也。
经岂不云乎。
人所禀躯。
元精云布。
因气托初。
阴阳为度。
夫作丹者。
亦以法象人也。
禀父母四气。
以立为形。
魂魄随起。
乃有精神矣。
然即父母之体。
岂中有土乎。
是知一阴一阳而为水火。
火以水为夫。
水以火为妻。
其道自成于戊已。
夫万物莫不终始于土。
功用莫逃于水火阴阳。
若谓土者五行之数。
列在鼎中。
则龙为木精。
鼎中何能无杞梓之属。
其道甚明。
知之者鲜矣。
夫金能生水。
水亦能生金。
水生金者。
则铅中出黄芽。
是其性也。
五金诀云。
铅能制汞。
汞能伏金。
金汞成形。
名制伏
此一理也。
夫木能生火。
火亦能生木者。
则丹砂中出汞。
亦是其性。
所谓木者。
木受太阳之㤅。
化为流珠。
太阳者日也。
日出于东。
东者木位。
太阴者月也。
月出于西。
西者金位。
故还丹以元象为准。
日月之符。
在乎晦朔。
会合刑德之气。
顺乎卯酉。
出入乾坤。
徘徊子午。
以天地为雌雄。
以阴阳为父母。
故左名为龙。
右名为虎。
经曰汞日为流珠。
青龙与之俱。
理在于此。
有浅见之士。
或以水银和山泽银合于器中烧。
呼为树子。
始即二物相抱。
后乃银汞异处。
或经一年至二年。
铅母既成赤粉。
其中伏火功深则十存四五。
效浅者十有二三。
服之者不闻益人。
亦往往反损。
盖缘五行之气不足。
法象之理有乖。
或有曰铅从银生
定以铅精合汞。
名曰龙虎。
殊不知黄芽虽出于铅。
实非铅也。
以非铅为药。
而为正矣。
故云黄芽不是铅。
不离铅中作。
是也。
故为龙虎者。
必先以黄芽为正也。
经云终始自相因。
此谓制汞以类。
合类故名。
于终始相因之义也。
夫父之制子。
子之制孙者。
人伦之正也。
火性销金。
金伐木荣者。
还丹之感也。
又有术士或以龙虎歌云。
阴在上。
阳下奔。
首尾武。
中间文。
但常在炉上。
置水一瓯。
出五符经语。
此要言也。
夫还丹起于阳生
终于阴极者。
阳伏于下。
阴在于上。
假令虽有生者。
必待阴衰之后。
水旺之时也。
向者自复观卦弥历十月
铅黄既谢。
丹道将成。
子生母胞。
不相涉入。
阳消阴息。
金胜水衰。
魂魄相安。
刚柔合体。
然后设阴炉于上。
张炎火于下。
经所谓举水以激火。
奄然灭光明。
又云水盛坎侵阳。
火衰离昼昏。
阴阳饮食。
交感道自然。
斯乃顺时合宜。
与气相得之理也。
真人意者以金丹久为火化。
形气乾虚。
欲使受其阴津。
以润肌骨。
盖妙尽于此矣。
尝见天下好道者
财竭不知贫。
力尽不知困。
深可哀也。
莫不以铅黄花与水银相和烧之。
谓之紫粉。
或以朱砂雄黄水银硫黄曾青空青及诸矾云母等。
同合和蒸炼煮煅而服之。
或以诸矾新碌诸灰结水银。
名为红银。
化为粉屑以服之。
凡此众类。
制作多门。
若修炼如法。
形气不散。
尚可愈人之疾。
亦别无所益。
若散失精华。
空有滓恶。
但能稍热。
更无所堪。
或用药汁以煮硫黄。
澄滤以研成玉粉。
或用硫黄以染铜叶。
研炼而成赤丹煮之。
此于诸术之中。
最为凡浅。
至于砒霜以化铜铁缩锡。
此盖为饥寒之徒。
道者所处也。
然得妙者。
亦百无一矣。
世有不知道者。
谓五金是金银铜铁锡也。
八石是雄硫砒矾胆曾青磁也。
殊不知子午以成三。
戊巳自为五。
是以八石之名。
得阴阳之数。
此还丹之道备矣。
所以前辈道流云。
不用二青及四黄。
河车自有五神光。
经云九还七返
八归六居。
此义隐。
非久通元者。
莫得论焉。
世人多将黑铅化为黄粉。
即牛粪汁或面糟之类。
和其铅粉。
同溲团烧之。
铅汁流下。
如此九度。
谓之九炼铅精。
天下学者皆以此为九还七返
是铅精丹砂。
又不知八归六居。
复是何物。
夫金生数四成数九。
木生数三成数八。
火生数二成数七。
此三者皆本生之气相合。
名返还
六居者。
水生数一成数六。
金本生水。
水不得与金合居。
然自谓之六居。
天地左转。
日月右行。
俯而视之。
则金能生水。
木能生火。
仰而观之。
水返生金。
火返生木。
子当右转。
午乃东旋。
卯酉界隔。
主定二名。
此之谓也。
故知天道不隐。
人自迷之。
今谓此书为日月元枢者。
亦取此也。
盖世上学者。
茫茫漠漠。
竟驰于金石。
即无消息之见。
复无明师可道。
则利在于黄白之术。
得不妄动。
动则终败也。
夫修还丹者。
有十难焉。
一精神不惑。
二财力不足。
三药物不正。
四分两不同。
五修炼非法。
六陈布乖度。
七火候愆期。
八徒侣不端。
九诚心懈怠。
十成而不秘。
有此十者。
一有所亏。
所失者大。
而况不成有全亏者乎。
所以学而得者。
万无一矣。
至于经年历岁。
守炉看火。
屏息营运。
休废生业。
前期未卜。
内怀疑误。
久勤则力屈。
甚贵则生怨。
中道而上者。
谓之难类也。
岂容易哉。
自非捐俗求仙。
越世高迹。
禀性精一。
尽于名利者。
安可造次议久视之要。
臣不揆庸愚。
好道学仙。
久览参同契。
不因其师。
苦患乏财力。
不能早修也。
又恐荏苒过时。
使后学者久困迷途。
枉费资产。
虽不尽露真诠。
而亦颇闻元要。
夫以和璞为石。
荆国之众也。
谓珷玞为玉者。
天下皆是也。
又不知所谓珷玞焉。
和璞焉。
悠悠然莫知所问。
惟候感通。
以望神仙之教也。
左武卫将军白公神道碑 唐 · 于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淳维之地。
上戴斗极。
其气劲悍。
其人骁雄。
閒生将才。
恢我王略。
其革去故俗。
鼎从新风。
建功惟忠。
戡难以武。
常衽戈革。
每襟边陲。
胙土连华。
重代袭祉。
启迪后嗣。
光昭前人。
可得而言也。
公讳道生。
其先呼韩之宗。
谷蠡之允。
代居南部
早入中原。
汉典论封。
特命弓高之秩。
周臣赴会。
爰书潞子之班。
祖广琛。
云麾将军左羽林大将军
心膂北军。
爪牙中垒。
徼道以肃。
期门有严。
崇礼
忠武将军左金吾卫翊府中郎将
职副缇骑。
名雄鹖冠。
警于谁何。
勤以夙夜
公诞自朔漠。
习于干戈。
太公之符。
如已神授。
孙子之要。
动皆暗合。
心倾奉国
胆略禦边。
镇在疆场。
统其番部。
寻为宁朔州刺史兼部落主。
恩附犷俗。
威除寇攘。
军门罢扃。
虏骑远遁。
开元中
信安郡王祎以宗室之贤。
受登坛之寄。
每有讨伐。
命公先锋。
寇必能尝。
险不避难。
馘黠虏之首。
系林胡之俘。
仍援河湟。
大破戎丑。
数实过当。
议功居多。
一自捍边。
三十馀载。
终于左卫大将军
春秋六十。
夫积善畴庆。
嗣续不忘。
辛氏继封。
耿门多将。
求之于代。
公实有焉。
其子朔方先锋使同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南阳郡元光
勇乃绝伦。
忠而能力。
九伐之际。
常为战锋。
劳旋策勋。
议绩当最。
封开八国
秩亚三司
皇上宠乃茂功。
义崇追远。
恩光照于幽穸。
厚泽降于重泉
赠公太子宾客
夫人康氏为越国太夫人
丧事官供。
有加常等。
永泰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迁窆于万年凤栖原。
礼也。
双旐同引。
千车会送。
更刊贞石。
式建碑。
同武库之閒。
樵苏永禁。
祁连之象。
丘垄长存。
铭曰。
地在元朔。
代生良将。
名重关西
气雄塞上。
继秉金钺。
递居玉帐。
战必为锋。
居常保障。
粤有令子。
时高茂勋。
援戈挥日。
杖剑决云。
东平寇孽。
西扫祅氛。
志由忠立。
名以勇闻。
刻兹贞石。
以表孤坟。
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门下。
致理之体。
先德后刑。
礼义兴行。
故人知耻格。
教令明当。
则俗致和平。
然后奸慝不萌。
暴乱不作。
古先哲后。
莫不由斯。
国家受命百七十载。
八圣储庆。
敷佑下人。
迈种宽大之德。
累蠲苛酷之令。
盖仁之所积者厚。
故泽之所流者深。
兹予小子。
获主重器。
懵于理乱之本。
溺于因习之安。
授任不明。
赏罚乖当。
立法以齐众。
而犯命愈甚。
兴戎以除害。
而长乱益繁。
贼臣蓄奸。
乘衅窃发。
九庙乏主。
兆人靡依。
猰㺄肆其吞噬。
豺狼穴于宫阙。
岁未云半。
载罹播迁。
仰惭穹昊。
俯愧臣庶。
敢爱霣越。
苟全眇躬。
诚惧益纵寇雠。
重辱宗社。
忍耻誓志。
庶补前羞。
赖亿兆宅心。
不忘先德。
诸帅勠力。
恭行天罚。
俾余寡昧。
再膺多祐。
总乾纲于既紊。
复天柱于将倾。
言旋镐京
不改旧物。
宗祧有序。
朝享有期。
重庆多。
深增感惕。
呜呼。
君者所以抚人也。
君苟失位。
人将安仰。
朕既不德。
致寇兴祸。
使生灵无告。
受制凶威。
苟全性命。
急何能择。
或亏废名节。
或贪冒货利
陷于法网。
事匪一端。
究其所由。
自我而致。
不能抚人以道。
乃欲绳之以刑。
岂所谓恤人罪已之诚。
含垢布和之义。
涤清污俗。
咸与更新。
可大赦天下。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已下。
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
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已前左降官。
即与量移。
未复资者更与移近处。
流人及犯配隶藩镇效力。
并即放还。
亡官失爵放归不齿者。
量加收叙。
已经收叙未复资者。
更与进改。
其黜免人等。
有素著行能。
旁遭谴累。
特加录用。
勿以为负。
不有忠者。
谁复社稷。
不有劳者。
谁从巡狩。
连帅之重。
所以殿邦禦侮也。
二千石之任。
所以分忧共理也。
方镇将校。
勤奉戍役。
中外寮吏。
恪居官次。
国有大庆。
所宜同之。
内外文武及致仕官。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
仍并赐勋两转。
司徒中书令晟。
英特杰立。
光辅中兴。
再定皇都
一匡天下。
推恩之典。
贻庆无穷。
宜与一子五品正员京官。
侍中瑊。
沉邃忠厚。
服劳王家。
保全危城。
剪除大憝。
嘉乃茂绩。
次于宠章。
宜与一子六品正员京官。
镇国潼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骆元光
京畿渭南商州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尚可孤
邠宁等州节度使检校右仆射韩游瑰
奉天行营诸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戴休颜
咸秉大节。
著于艰难。
同勋叶忠。
翼我兴运。
宜各与一子七品正员官。
道节度使及行营都知兵马使兴元扈从左右金吾大将军等。
各与一子八品正员官。
诸道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应诸军赴上都收复将士等。
俱以纯诚。
奋其勇节。
连年带甲。
百战摧锋。
有忘身以效命。
有灭亲以徇义。
誓平国难。
如复私雠。
竞扬貔虎之雄。
克清枭獍之孽。
策勋行赏。
传嗣荣亲。
播乃功名。
与国终始。
去冬已来。
未经甄叙者。
即与超八资改转。
已经甄叙者。
更与超三资进改。
三品已上祖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量与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四品已下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亦授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其赏钱委所司即依元敕支给。
应扈从将士。
三品已上赐爵两级。
四品已下各加两阶。
仍并赐勋三转。
其祖父母父母封赠。
并准收京城例处分。
应扈从官。
普恩之外。
三品已上更加爵一级。
四品已下更加一阶。
若常参官祖父母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量授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诸州刺史
普恩之外。
赐爵一级。
诸道进奏陪位者。
更加一阶。
奉天定难及元从功臣
宜令本军本使即定名闻奏。
所司各准元敕优赏。
其诸道军镇及行营将士。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以下加一阶。
仍准今年正月一日制。
速与甄叙
成德淄青魏博等节度并诸军应归顺将士等。
各蕴诚义。
积著功劳。
由朕失于抚绥。
顷岁暂怀疑阻。
寻能励节。
不替旧勋。
是资宴犒。
俾洽王泽
宜委所司即约额支计。
各赐钱物赏设。
仍委本道节度准前后敕。
速条疏甄叙
其朔方并诸军应在河中管内及同州将士等。
自远赴难。
解其重围。
念兹功劳。
并未酬报。
虽遭胁制。
情有可矜。
应到行营未经甄叙者。
并准元敕超五资改转。
其赏钱比收京城将士例。
各给一半。
委本军兵马使条录名衔闻奏。
所司支计给付。
食实封者。
亦便配额。
令其请受。
应天下诸道诸军将士等。
如有年老。
及疾患尪弱。
不任军旅。
愿归乡里者。
并给终身优复。
州县切加安存。
勿令侵扰。
无家可归者。
量给田宅。
使得存济。
见危致命。
先典所尚。
况忠卫社稷。
杀身成功。
朕于斯人。
义有加等。
太尉秀实
天授贞烈。
沮兹奸邪。
苍黄之中。
独蕴雄断。
将纾国难。
诡收寇兵。
凶谋既亏。
吾事果济。
忠诚奋发。
手击渠魁。
英风凛然。
振迈千古。
宜即差官致祭
并旌表门闾。
府县护其丧事。
缘葬所要。
一切官供。
仍于墓所官为立碑。
以扬徽烈。
其所赐实封五百户
嫡子正员三品官。
诸子授正员五品官。
中书门下即准元敕处分。
应诸道诸军将士有身死王事者。
委本道本使具名衔闻奏。
即与褒赠。
仍以在身官爵授其子孙。
内外文武官及诸亲诸色人等。
有横遭逆贼杀害者。
各听其家人亲识人于所司陈牒。
勘实闻奏。
亦与追赠。
如迹著忠烈
众所明知。
仍访其子孙。
量加优恤。
尚齿养老。
王风之首。
三代制理。
未或遗年。
朕将遵古典以兴化
本人心而教孝。
用优秩赐。
式慰里闾。
京兆府耆寿年八十已上。
并与版授刺史
赐紫
八十已下。
及诸州府耆寿年八十已上。
并与版授本县令
赐绯
天下侍老耆寿。
亦各与版授官。
如年九十已上者。
州县长吏岁时躬亲省问。
贫弱不能自存者。
量赐粟帛。
顷属多难。
人流俗弊。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赋役繁起。
农桑失时。
哀我瘅人。
汔可小息。
然以国计犹歉。
军实靡充。
未尽复除。
良增愧悼。
应天建中四年年终已前。
所有诸色逋欠。
在百姓复内者。
一切放免。
百司及诸军诸使举放利钱。
今年六月已前。
百姓欠负未纳者。
亦并停徵。
京兆府百姓。
普恩之外。
给复一年。
其供顿官吏。
京兆尹类例具名衔闻奏。
量与优奖。
古者计户以署吏。
因时而建职。
既不乏事
亦无冗员。
今田亩污莱。
版图凋耗。
齐人编户。
托庇官曹。
贪吏猾胥。
诱为囊橐。
启奸隳业。
为害尤深。
应在京百司色役人及流外等。
御史大夫即与诸司使长官审详商议。
据见所掌事之闲剧。
定额闻奏。
仍校名送中书门下
务从减省。
副朕忧人。
以后应须署置。
并定名先奏。
仍永为常式。
今年正月一日赦书节目有所未行者。
所司并举而行之。
赦书或有不该。
即比类条件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
以其罪罪之。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遐迩。
咸使闻知。
兴元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
右。
钦溆奉宣圣旨。
适得浑瑊奏。
比日尚结赞频使人计会。
拟自领兵马。
尅期同收京城
缘春来蕃军。
多有疾疫。
近得探报。
尚结赞等并抽兵退归。
不知远近。
朕意缘吐蕃士马强盛。
又以和好之义。
自请将兵。
助国讨贼。
朝夕望其成功。
今忽抽军退归。
甚失准拟。
浑瑊李晟等诸军兵马。
并不至绝多。
若无蕃军应援。
深虑被贼冲突。
卿试料量事势如何者。
臣质性孱昧
不习兵机。
但以人情揆之。
时亦偶有所得。
自承此旨。
欣贺实深。
窃谓蕃戎退归。
乃是社稷遐福。
昨日已附钦溆口奏讫。
伏恐未尽愚款。
尚劳圣忧。
谨附披陈。
庶解疑结。
吐蕃者。
犬羊同类。
狐鼠为心。
贪而多防。
狡而无耻。
威之不格。
抚之不怀。
虽或时有盛衰。
大抵常为边患。
阴诈难御。
特甚诸夷。
陛下但举建中已来近事准之。
则戎心难知。
固可明矣。
顷者方靖中夏
未遑外虞。
因其乞盟。
遂许结好。
加恩降礼。
有欲无违。
而乃邀求寖多。
翻覆靡定。
托因细事。
啧有烦言
首尾凡历四年。
要约竟未坚决。
立碑才毕。
复请改移。
猜矫多端。
于斯可验。
逮至盗惊都邑
驾幸郊畿。
结赞总戎在边。
因请将兵赴难。
陛下推诚允纳。
厚赂招徕。
逗留持疑。
竟不时进。
无济讨除之用。
但携将帅之心。
怀光遽至猖狂。
颇亦由兹促祸。
及皇舆再驾。
移跸汉中
陛下犹望蕃兵。
以宁内难。
亲倚之情弥厚。
屈就之事亦多。
豺狼野心。
曾不知感。
翻受朱泚信使。
意在观变推移。
频与诸军尅期。
至时皆不赴会。
致令偫帅。
进退忧虞。
欲舍之独前。
则虑其怀怨乘蹑。
欲待之合势。
则苦其失信稽延。
既奸且骄。
曷望成绩。
非唯变态难测。
且又妨扰实深。
戎若未归。
寇终不灭。
臣请复为陛下根本其说。
则人情物理昭然。
皆可得而察焉。
向者谋诱蕃兵。
本是使臣失策。
陛下急于戡乱。
嘉彼效诚。
唯恐后时。
不暇详议。
遽降优诏。
促令进军。
远近闻之。
莫不危骇。
将帅意陛下不见信任。
且患蕃戎之夺其功。
士卒恐陛下不恤旧劳。
而畏蕃戎之专其利。
贼党惧蕃戎之胜。
不死则悉遗之擒。
百姓畏蕃戎之来。
有财必尽为所掠。
是以顺于王化者。
其心不得不怠。
陷于寇境者。
其势不得不坚。
怠我之师。
坚寇之众。
戎心变诈。
复未可量。
以此益兵。
但招其损耳。
以此靖国。
适资其乱耳。
抑昨蕃戎未退。
臣又窃有过忧。
流闻结赞好谋。
恐其潜蓄奸计。
傥或幸朝廷播越之际。
乘贼穷蹙之时。
轻犯近郊。
若升虚邑。
耀兵牧马。
不却不前。
外奉国家。
内通凶逆。
两持诱胁之势。
俱纳赠遗之资。
旁观战争。
坐乘衰弊。
如此则王师不得伐叛。
烝黎不得宁居。
贼必耗亡。
我亦困竭。
京甸所有。
势无孑遗。
千里邱墟。
得将安用。
是乃戎有万全之利。
我有不测之危。
臣所以痛心伤神。
昼惊夕惕者。
虑其意及于此也。
所赖天夺其魄。
神降之灾。
睹机若暝。
遘厉自遁。
实昊穹悔祸之应。
列圣垂祐之期。
廓清妖氛。
庆必非远。
何以知其然也。
自贼之乱。
始于暴兵。
因徵役之繁兴。
乘卫禁之阙备。
诱扇偫慝。
遂谋大奸。
逆天僭君。
躬肆攻逼。
凡有血气。
皆知惋嗟。
矧伊忠良。
孰不痛愤。
独恶无与。
何能久存。
加以圣德日新。
改过不吝。
布革弊之诏。
宏恤隐之怀。
天下黎元。
翕然迁善。
易心改观。
厌乱思安
和风既扬。
昏祲自敛。
蠢兹狂悖。
久合歼夷。
顷属怀光昏迷。
缓师养寇。
吐蕃干挠。
生事惑人。
故使义士无施。
厉阶犹梗。
今怀光别保蒲绛。
吐蕃远避封疆。
形势既分。
腹背无患。
诸帅。
才力得伸。
又各士马非多。
资粮向竭。
若不降贼。
即须建功。
此辈宠任已崇。
贵位已极。
建功则宠增而位固。
降贼则名辱而身危。
况贼之凶愚。
灭亡可必。
贼之孤劣。
剪扑非难。
孰肯舍固而就危。
违宠而从辱。
弃垂成之业。
臣将灭之虏哉。
既牵于利害之情。
理不同恶。
又迫于单乏之急。
势难久居
势理相驱。
安能无战。
浑瑊戴休颜韩游瑰乘其西北。
李晟骆元光尚可孤攻其东南。
同病相资。
自当合力。
但愿陛下慎于抚接。
以奋起忠勇之心。
勤于砥砺。
昭苏远近之望。
中兴大业
旬月可期。
不宜尚眷眷于犬羊之偫。
以失将士之情也。
臣愚不任恳悃之至。
辄以私怀忖度。
谨冒昧以闻。
谨奏。
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自昔哲王。
以道化下。
不竭物以充欲。
不劳人以树威
亿兆之心。
如戴父母。
兵革不试。
四方来同。
苟或昧于德绥
务以力胜。
士旅疲耗。
烝黎困穷。
幸以成功。
岂云有补。
李怀光久从戎旅。
颇著勤劳。
拔于等伦。
授以旄钺
誓师河朔
奔难奉天
有夷凶嫉恶之诚。
有弭患释围之绩。
俾介元帅
仍升上台。
秉心匪彝。
自厎不类。
怙众贪乱。
附奸胁君。
朕用再迁。
几危宗庙。
洎股肱宣力。
贼泚就诛。
率土之人。
咸怀奋击。
朕独排偫议。
未忍加兵。
命复官封。
志期全贷。
而乃昏迷不返。
悖慢逾彰。
残害使臣
侵败畿甸。
密迩京邑
人愁无聊。
谕之不悛。
乃用致讨。
上帝悔祸。
元臣协谋。
克集茂勋。
以夷大难。
渠魁授首。
馀众革心。
制胜以谋。
兵无血刃。
虽事非获已。
义在救人。
而本其所由。
情深罪已。
盖以信诚未著。
抚驭或乖。
至使功臣
陷于诛戮。
谓之克敌。
宁不愧心。
然以怀光一家。
法当歼戮。
念其昔居将相
尝寄腹心。
罪虽挂于刑书
功已藏于王府。
以干纪之迹。
固合灭身
以赴难之勋。
所宜有后。
非常之泽。
俾洽幽明。
虽屈彝章。
庶旌往效。
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
宜以怀光一男为嗣。
赐庄宅各一所。
听住京城
仍还怀光首级及尸。
任便收葬。
其妻及诸子孙在室女等。
并递送澧州
李皋逐便安置。
使得存立。
其出嫁女及诸亲戚。
并宜释放。
应先陷河中将士等。
皆婴迫胁。
无路申明。
多是朔方旧人。
素蕴忠义。
幽州泾原将士。
顷被朱泚胁从。
收京之时。
奔窜在彼。
究其本末。
情有足矜。
况能协力同谋。
举城归顺。
录其成效。
咸与惟新。
宜一切洗雪。
勿为瑕累。
先有官爵实封者。
并许仍旧。
其中首谋效顺。
事绩著明者。
副元帅条件闻奏。
别加甄奖。
河中及同州绛州百姓。
并经陷贼。
又久屯军。
骨肉流离。
生业废弃。
兴言轸念。
良用恻然。
宜各给复一年。
京兆府奉先美原等县。
缘与同州接近。
随便供运。
杼轴既繁。
流亡颇众。
京兆尹即量事优恤。
条件闻奏。
仍加招辑。
使各安存。
河中保义军保宁军节度使并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河中保宁等军节度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北平郡王燧
惟岳降生。
郁为时杰。
奉上励匪躬之节。
训师怀尽敌之谋。
略地无遗。
攻城必拔。
发扬以威强寇。
感激而服叛徒。
嘉谋屡闻。
能事毕备。
朔方河中同绛陕虢汴等州及管内诸军副元帅河中绛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河中尹咸宁郡王瑊
鉴识精明。
宇量宏博。
秉义率众。
推诚待人。
坚制不夺之心。
亟陈必胜之略。
辑睦士旅。
安慰流庸。
盛德克彰。
崇功允集。
惟乃二帅。
一其诚心。
奉行天诛。
同奖王室。
有崇让之美。
有禁暴之能。
元恶既除。
全城厎定。
是加宠命。
以答崇勋。
可兼侍中
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馀并如故。
检校司空
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馀并如故。
华州潼关镇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华州刺史上柱国武康郡骆元光邠宁庆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许昌郡韩游瑰鄜坊丹延等州节度观察使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东平郡王唐朝臣等。
并节著艰危。
功成讨伐。
镇于冲要。
隐若长城。
取彼凶残。
进无坚阵。
比义同德
廓清方隅。
宜增食于真封。
且延荣于荫子。
可各赐实封二百户
仍与一子六品正员官并五品阶。
馀并如故。
应诸道诸军同讨怀光将士等。
一自征役。
淹历岁时。
被服干戈。
略无宁息。
赖兹勤效。
是有成功。
宜并赐三十万端匹。
以充宴赏。
度支即般次送赴。
并各放归本道。
仍令所司叙录
即超资与改转。
其中大将及功效殊尤者。
委所司速具名衔闻奏。
先与处分。
其先在河中将士。
亦宜依例赐钱宴赏。
如本是奉天定难功臣
准条合给赏者。
度支即排比支付。
呜呼。
自国家多难。
二纪于兹。
朕嗣位七年。
连兵五载。
追惟往事。
悔恨于怀。
今二孽既诛。
诸方甫定。
哀彼淮右。
独为匪人。
其帅不龚。
其众何罪。
朕晨夕惕虑。
念之甚详。
罢征讨则阻命止于数州。
穷战争则流祸及于天下。
利病之势。
较然相悬。
俾人罹殃。
宁我忍耻。
今勋贤列镇。
疆理有经。
纵未偃戈。
足以保境。
况天地之大。
无所不容。
岂令是邦。
犹隔朝化。
因兹大庆。
使洽鸿恩。
诸道应与淮西接连。
宜且各守封境。
非被侵轶。
不须进讨。
仍委所在长吏
明加招谕
宣布朕怀。
李希烈若能归降。
待以不死。
其馀将士官吏百姓等。
一切并与洗涤。
与之更新。
先有官封。
亦皆仍旧。
如能去逆效顺。
因事建功。
理当甄升
以示褒劝
其所以优赏科条。
并准前敕处分。
朕思与海内。
去危图安。
有过自新。
虽大必宥。
朗然明信。
彰示兆人。
期尔庶邦。
自求多福。
无有遐迩。
咸使闻知。
镇国军节度使李公功德颂 唐 · 张濛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七
圣唐九叶。皇帝平内盗。攘外夷。建中兴永图。以崇王业。乃命潼关镇国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华州刺史武康郡王李元谅。整兵陇右。分镇京西。朝野䜣以为宜。军州翕而益重。复我洮罕。期在于兹。且谓分星辰之精。山河之灵。彧穆英明。为国而生者也。于是行军司马御史中丞董叔经。以州人感公救其涂炭。公拯其瘥疠。露表偫言。赞于云堤曰。臣闻鼓天下之大节。莫先于忠义。却天下之大难。莫出于才能。奏勋庸。播金石。以为天下表。莫盛于碑版。然则陛下宗臣元谅。雄杰英勇。沈断明谋。虎身之望夙成。龙额之封果及。武齐七德。而克用为模。文有九功。而能举为法。故炳烛方召。秕稗韩彭。桓桓然徇国之功。皆可揭而昌言也。昔陛下薄狩郊甸。爰幸巴梁。蛇虺畜而毒生。豺狼饱而害作。内奰宫阙。党与诪张。何望之垦掘咸林敬缸窥觑蒲坂。同逆相扇。倾陷巨州。元谅时以散员。副戎关镇。无一廛之土。无一旅之众。感愤而发。招辑白徒。斩贼使于潼津。破贼将于敷谷。乘胜连击。遂克城池。闾阎载安。室家相庆。此其徇国之功一也。勇夫重闭。以备不虞。创绩墉堤。是徵板干。环回裹于修郭。延袤臷于通衢。冀防驰突之锋。庶窒搜牢之掠。四封辐辏。不震不惊。益凶竖东顾之忧。壮义夫西讨之势。此其徇国之功二也。州之器备。自昔其空。乃剔镬鼓为兵。撤毡彯为甲。剡蒿揉为弩。载箦巩为排。严约誓于五申。肃部队于三令。劳逸斯共。甘苦必分。德以导其怀。刑以齐其力。义以启其愤。忠以发其诚。由是士皆向方。乐公战矣。此其徇国之功三也。籍马蒐乘。补卒济师。始编簿者二千。终载书者一万。进次昭应。禀命于副元帅之军。列屯兴泰。分迾于尚可孤之垒。元凶恃众。犯我中营。或靡旌而来。或掉鞅而去。因其去也。霆激飙冲。分翼夹驰。邀覈其阵。血斗浐川之水。尸膏灞岸之田。狡势迷穷。不能复振。此其徇国之功四也。苍茫御苑。横矗长云。摧百堵而洞开。拥三军而径入。姚令言望旗而溃。张光晟弃甲而奔。彀骑争追。若燎于薮。贼泚忧迫。躬率全军。驱其恟恟之徒。挥我堂堂之众。一鼓而北。窜死真宁。氛祲廓而黄道清。腥秽消而彤庭肃。顿师章敬。都邑晏如。迎大驾复于咸秦。还大兵散于阴晋。此其徇国之功五也。李怀光阻河拒命。窃弄戈鋋。北连绛台。南抵黄巷。选朔方之健将。保朝邑之离宫。陛下特诏攻围。重鞠戎旅。总于经略。丕冒平凉。或掎击其救兵。或邀绝其餫卒。力殚命窘。因乃求降。未歼当道之豺。且磔吠篱之犬。此其徇国之功六也。进屯河县。接逻官桥。虽竹缆已焚。而水口将渡。大憝知窘。犹怀斗心。乘时出奇。幸于有胜。迟明遇伏。卒以无归。恚蹙穷城。因绞中阁。三条以谧。三辅斯宁。此其徇国之功七也。戎羌不道。俶扰西陲。骤掠邠泾。深入盐夏。狃其横猾。溽暑仍留。苟不用权。若何攘暴。乃励我鹰扬之旅。乘其马瘠之时。张皇军形。缓俘令逸。然后排烽结队。加灶翻营。师未逾于洛源。寇已还于河曲。此其徇国之功八也。婪婪藩虏。匿诈求和。重违修好之言。用许寻盟之约。诸军毕会。是烛沈疑。陈其不诚。请以为备。且曰。古者诸侯相见。兵卫不撤。警也。今犬羊反覆。未可以端拱待之。乃距平凉二十里所。栅为壁。堑为壕。设晋师敖前之伏。修楚臣劲后之殿。练锐三千。涉泾式遏。既而升坛将歃。果以恶来。声若河翻。势如山进。望我旗鼓。惊眙而还。禦侮之道既宏。折冲之威亦著。此其徇国之功九也。良原县间在泾陇。西压穷边。罹彼烟尘。剪除荆棘。事未经启。密命兴功。遂发轸而遽行。即建标而特起。恢其制度。峻以规模。役不二旬。隐然岳立。乃修庐井。乃辟田畴。商旅载通。流庸偕附。烽堠交于塞表。保障连于峡右。虽周筑虎牢。汉凭马邑。式遏乱略。曾何足云。此其徇国之功十也。朝廷所以降丕命。策高勋。重位以崇之。丰爵以荣之。歌钟以乐之。邸宅以宁之。自建中以来。卫社稷之臣。秉旄钺之将。除宰辅董戎外。其孰能畴匹于此哉。况明允豪贤。勤于理要。清恕以康黎献。简恤以裕公私。推信诚。宏敬让。薄九赋。励三农。抑浮窳之风。兴廉正之教。一年而人知禁。二年而人知惠。三年而人知爱。四年而人知诵。夫然。又安可使懋功昭德。沈隐无闻者欤。愿听华人。篆之乐石。制曰可。于是耆寿荔非升古沙门释僧惠道士游方外等。千乃心。万乃口。喜从所欲。祈我笔端。乃约奏章。以纂成绩。公本姓安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裔。留宅姑臧仆射元魏之股肱。武卫巨唐之牙爪。世济其贵。公又昌明。而弱岁羁孤。感于知己某某之族。从骆统之姓。镇潼关五年矣。既申武节。克建戎勋。天子以敦淳可亲。诚明可信。更名赐氏。以昭实焉。书所谓践修厥猷。灵承多宠者矣。若夫校功王府。撰侯家。虽冯异扬言。已传徽于昔岁。而吉甫作颂。庶宏美于今辰。词曰。
洸洸武庸兮有虔秉钺。即戎临敌兮原火烈烈。
队如星兮阵如雪。进如流兮止如臷。
转电激兮冲风发。坏苑垣兮复宫阙。
既东征兮又西伐。鼙鼓雄兮才气杰。
涤昏霾兮扫妖孽。河渎清兮渭源澈。
功既成兮恩亦结。倚铁防兮赉金穴。
华山丽兮敷水澨。惠汪濊兮威凛冽。
庶氓安兮偫盗绝。舞稚童兮歌大耋。
城窣云兮营偃月。望麾幢兮想旌节。
树丰碑兮颂英哲。词不愧兮勋不灭。
唐故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静戎军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使持节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御史大夫郑国公司空严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七
昔周以淑旂锡韩侯。奄受北国。晋以黼冕命士会。乃将中军。惟郑国严公讳砺字元明。再总方任。实颛兵柄。采饰昭融。与功化俱。初公从祖兄太师冯翊穆王。政成于梁。勋在盟府。公以支郡二千石护和门赋舆。太师既没。德宗命公为代。于是都尹守。开幕庭。佩亚相之印绶。建元侯麾节。守之以义。和之以仁。器局宏厚。姿仪硕大。每务根本。不沽名声。勤身七岁。绩用大洽。优诏就加礼部尚书永贞纪号。井络上变。军司马守臣之丧。席凶器以要好爵。而又劫蜀人。围梓潼。天子旰食。西南愁扰。公毅然飞章。条上方略。请以汉中之师。率先进取。画山川之阨塞。调餫馈之名物。出其不意。可以鼓行。嘉猷急病。慷慨忠壮。实蒙可报。克厌帝心。乃命将严秦。授以机略。自汉源神泉。凡数十合。其閒下剑门。覆荡口。收剑州。破契丹。命裨校可提弥诛斩虏之特将文德昭。然后分秦险阻。溃其心腹。或设伏以遮击。或出奇以夹攻。我常贾馀。而虏始夺气。以至于援鹿头。清岷峨。旋禁旅于天上。快灵诛于阙下。赋车马以悬束。备糗粮以飞挽。虑之于始。倚以成功。故墨诏曰。士季定克蜀之谋。叔子建平吴之策。惟君知臣。其至矣哉。公博贯书术。研几易象。始以处士草堂禅师无相修桑门之法。邦乡督勉。甫释巾褐。为梓州元武。本道表为遂州兵曹掾。大历中西戎不虔。疆埸大骇。领偏师援灌口。实茂厥劳。谦卑不居。建中末太师以藩卫之崇。当孝文省方之运。推择从事。导迎属车。岂伊异人。在我族类。拜大理评事。充节度巡官。储偫百牢。以奉行内。转大理司直。改华州司兵参军节度使李元谅署为推官。以忧去职。既除犹毁。太师以武备为重。将才实难。表为太子司议郎监察御史。左广之戎政。辕门之后奄。无不综焉。俄拜兴州刺史。宽明惠。以靖边部。居一年政成。复修军志。终继二冯之化。而居八命之尊。投艰履险。勋伐章灼。盖裕于才能。而推于忠厚然也。元和元年尚书左仆射。三蜀既平。拜梓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观察使。且以资阳阳安等六郡四十馀城隶焉。加地进律。畴庸之典也。四年感疾。春三月甲申。薨于理所。享年六十有七。追命司空。吊祠有加。嗣子天兴公甫。衔恤茹毒。奉公之丧。以其年秋七月辛酉。葬于京兆万年凤栖原。从象数之吉也。惟公之先。自两汉二隐。湛冥善闭。曾王父哲。闳览博古。郁为闻人。皂囊危言。劘切后党。繇荆王府司马出为剑州刺史。因徙家盐亭而休老焉。大父顺。恬淡不仕。父审微。义方贻训。圣朝以孝理天下。赠工部侍郎。公之诸祖父。或著作秘书侍讲东朝。或含章射策。剖符居郡。偫从兄弟有太师之烈焉。其他履台郎二千石者。率以才行自赞。惟公以文无害。历掾吏部从事。发扬武毅。奋迅军籍。分阃授钺。为时信臣。循理遵职。好谋善断。明利害之向。习俗化之变。司马迁所谓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其有功名也宜哉。林钟烝彝。先古之制。所以论次懿绩。章明永久。门吏孝子之心也。其可没乎。以德舆尝志太师之墓。亦草兴州之诏。耳目事实。其词不诬。是焉篆刻。以表神道。铭曰。
地中有水,利用行师。
于惟郑公,藩屏清时。
蜀川横溃,人用怪骇。
公披肺肝,请埽蜂虿。
赋车誓众,沐浴斋戒。
吉语日闻,嘉猷是赖。
以犒以馈,閒关感慨。
如飞如翰,煇耀宏大。
既理汉中,乃迁梓潼
武以贞师,文以抚封。
八旒七章,既长宗公
乃倚乃伏,如何不淑。
树槚苍苍,墓门肃肃。
立兹介石,永表陵谷。
李晟收复西京露布 唐 · 于公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三
神策军京畿渭北商华鄜坊丹延等州兵马副元帅李晟
于苑墙内神麚仓东南连白苑破逆贼朱泚兵马。
收复上都露布事。
尚书兵部
臣闻春司生荣。
秋主杀伐。
若终始煦妪。
则不能成岁功。
仁则顺成
暴则残灭。
若一贯邪正。
则不能建大中。
是以春秋序行。
则通天和而充气母。
德刑具举。
则协王道而经彝伦。
乱由是除。
兵不可去。
尧舜禹汤之德。
统元立极之君。
或制五兵。
或张九伐。
盖欲攘削奸寇。
乂安生灵。
补雍熙之未洽。
佐声教之不暨。
有以然者。
抑实为何。
伏惟皇帝陛下溥博法于乾坤。
贞明侔于日月。
陶埏六合。
表正万邦。
高祖太宗之耿光。
肃宗代宗之丕烈。
自纂承前绪。
高居穆清。
率土承有截之风。
怀生无不遂之性。
顷者边鄙或耸。
干戈爰设。
有征无战。
许蔡傒首领之诛。
陆梁背诞。
泾原生肘腋之变。
逆贼朱泚
所以委身凶德。
假翮奸徒。
荧惑我生人。
僣贼我神器。
聚为起秽之物。
腥彼宫闱
散作旬始之妖。
孛于躔次。
先皇帝怀柔河朔
敷佑下人。
录其率化之绩。
优以登贤之礼。
恩泽汪濊。
集凡庶之风。
名器熏灼。
加阘茸之质。
冀革桀蹠。
将驯大和。
殊不知恶木生槎蘖之荑。
猰狗吠豢牢之主。
顷属銮舆顺动。
郊畿驻跸。
乃啸凶命丑。
阻兵安忍。
长戟指阙。
流矢射天。
穿高墉以鼠牙。
毒王师以虿尾。
罪浮羿浞。
恶贯枭獍。
是以万方愤怒。
九服嚣腾。
思齿剑者。
投袂而兴。
争剚刃者。
不期而会。
属贼臣伺衅。
阴贷凶谋。
既缓雷霆之诛。
遂延顷刻之命。
臣是用祗承睿算。
恭行天罚。
摄衣登坛。
明君亲之大义。
祃牙飨社。
假神祇之幽赞。
今月二十五日
总领师徒。
直趋都邑
略灞浐以扬旆。
瞰苑囿而下营。
土濠云舒。
木栅林植。
养威蓄锐。
直殄元凶。
卧鼓偃旂。
犹轻小利。
贼初陵犯。
略以芟夷。
谓其气竭而来归。
尚敢尸居而作固。
敌若可纵。
师多奚为。
至二十七日。
会诸将于中权。
占胜风于大旆。
未鼓而人心粗励。
先庚而军令凝严。
各怀报主之诚。
尽淬复雠之刃。
臣知其可用。
遂此疾驱。
五月二十八日寅时
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神策行营商州节度使御史大夫尚可孤军副使都知兵马使御史大夫吴诜都虞候御史大夫邢君牙京西行营都知兵马使检校刑部尚书孟涉右厢兵马使御史大夫康英俊陇州节度右厢兵马使郭审金权文成神策行营商州节度都虞候元俊等。
承命于牙旗之下。
分麾于辕门之外。
将士等超乘贾勇。
免冑启行。
夹川陆而左旋右抽。
抵邱陵而浸淫布濩。
声塞宇宙。
气雄钲鼓。
陈兵于光泰门外。
悉锐于神麚仓东。
缭垣坌以成尘。
滋水涸而为地。
左广未归于旧垒。
前偏已交于贼锋。
若降于天。
若出于地。
贼将姚令言廷芝等。
志怀僄狡。
心尚凭陵。
作忠尽谋。
力则不及。
怙乱贼义。
气则有馀。
势如飙驰。
众若蜂集。
横列坚阵。
势连高冈。
犹张蹭蹬之鳞。
更举螳螂之臂。
衙前兵马使御史大夫王佖知牙官兼刀斧将兼御史中丞史万顷等。
自相誓约。
又合军声。
指麾而貔兕作威。
感激而风云动色。
遂先登进击。
深入合攻。
七擒连发而星驰。
两翼旁张而云合。
霜刃吐光而挥霍。
鼍鼓腾声而隐辚。
贼方土崩。
我乃霆击。
乘其踣藉。
遂至于上兰。
取彼鲸鲵。
直通乎中禁。
叚诚谏贼之心膂。
既就生擒。
沈厚运贼之羽毛。
终制死命顾其系颈求活。
投戈乞降。
崩腾于榛莽之閒。
震慑于旌麾之下。
臣以其今染污俗。
昔实平人。
推赤心以如初。
敷王化而咸一。
姚令言等力捍王师。
退而复合。
恶乌将坠。
尚顾危巢。
妖狐就擒。
犹守旧穴。
自卯及申。
拒而复攻。
欢噪之声。
山倾而河泄。
鼓鼙之气。
霆斗而电奔。
屏翳发向敌之风。
回禄扇燎原之焰。
马逸不止。
人怒未舒。
既自北而徂南。
竟舆尸而折首。
又使决胜军节度使工部尚书唐良臣右厢兵马使御史大夫赵光铣义武军兵马使杨万荣左步军使御史大夫孟日华马军将田子奇霍去憞郝觐华州节度使左厢先军兵马使马英华右先锋兵马使神策行营商州节度兵马使贾值金右厢左都虞候望都等。
马步为副。
势均破浪。
攻甚决河。
虽其恃武库之五兵。
凭宫垣之万雉。
及兹剪灭。
才欲乘陵。
曾无鐏刃之锋。
已失籓篱之固。
遂生擒伪署侍中董泰中书侍郎平章事蒋镇左仆射同平章事张光晟兵马使李希倩敬釭等。
逆贼朱泚与同恶姚令言廷芝等。
轻骑走出。
臣已遣兵马使田子奇等追蹑。
计即枭夷。
臣窃以此贼包藏逆谋。
参会凶德。
祲沴其气。
豺武其心。
背先皇亭育之恩。
伤陛下元默之化。
汉之莽卓。
未足等夷。
晋有敦元。
自当超轶。
子暴其父。
阴祲于阳。
自古未有如之大者也。
或者上天之意。
申儆于巨唐。
中兴之期。
光启于陛下。
然则王师奋伐。
势无驻于建瓴。
丑类抢攘。
功有轻于折箠。
犹逃密网。
尚反只轮。
诚当尽敌之时。
更发追亡之骑。
且稽分体。
未即燃脐。
快亿兆之欢心。
荡宗社之深耻。
即当枭戮。
用申刑典。
今已肃清宫禁。
祗谒寝园。
钟簴不移。
庙貌如故。
盖为宸极之所垂祐。
列圣之所雄都。
神扶业业之倾。
天降穰穰之福。
不然。
岂免于毁之患。
崩剥之虞者哉。
此皆上天降鉴。
睿虑潜施。
制兵要于事先。
规雄武于彀内。
再造可封之俗。
因櫜不战之功。
武右文
销锋铸镝。
澹乎华胥之代。
冥然葛天之风。
臣谬寄台司
幸当统帅
吉甫之文武。
缺却縠之诗书。
此皆诸众叶心。
偫帅宣力。
非臣庸琐。
敢自矜大。
臣不胜庆快之极。
谨差监军使王敬亲牙官御史大夫符偫王邵张少引谨奉露布以闻。
昭义王大夫谢赐改名表 唐 · 崔行先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
臣某言。中使第五守进至。
伏奉今月日制命。授臣开府仪同三司潞州大都督府司马知府事昭义军节度营田潞邢洺等州观察留后
赐名虔休。雨露湛恩。
光临非次。蚳蝝眇质。
负戴难胜。臣某中谢
臣出自行间。器识粗浅。
理兵从众。问阵无师。
一心守愚。六艺皆阙。
自谓才无经济。智乏周防
吐诚托人。损巳待物。
每日揣分。有时抚膺。
徒生于此。何以报主。
得免获戾。巳足为荣。
敢求闻达。妄进阶级。
岂意陛下颢元合德。日月在躬。
夐开独见之明。特降发哀之诏。
拔自泥滓。致于烟霄。
臣之荣幸。孰与为比。
伏以虔休之义。恭咨有章。
简自帝心。纳于臣口。
自讼增感。以荣为忧。
魄散心殒。罔知所措。
况名器所慎。春秋格言。
服之不称。诗人是刺。
虽欲勿议。谁能舍诸。
曩日刘元佐之领浚郊。李元谅之居关辅
皆勋崇台揆。业济艰难。
方开加等之恩。姑受锡名之宠
臣何为者。坐继前人。
三省驽骀。未展涓埃之效。
百身灰粉。何酬天地之恩。
李侍郎谢用内库钱充军资表806年11月13日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
今月十三日面奉进旨。
其南郊赏设钱。
度支支计阙少。
以库内钱充者。
臣闻王者以四海为家。
君道唯百姓与足。
象天平施而无别。
如地生财而不私。
薄奉已而厚奉公。
重从人而轻从欲。
知则孔易。
行之惟艰。
旷代莫闻。
今日斯遇。
伏惟皇帝陛下诞膺骏命。
富有万邦。
而能保元光慈俭之宗。
奉列圣忧勤之绪。
臣谬司禹贡。
窃见尧心。
非戎祀之无急宣。
非轨物之经无别献。
土木之工。
遂闻于废息。
恩幸之赐。
殆绝于沾濡。
固已行路讴吟。
搢绅抃叹者久矣。
伏以郊禋有日。
庆泽自天。
楚师思挟纩之恩。
汉将望解衣之惠。
国存旧典。
事有恒规。
臣在职司
敢不供集。
陛下怜江淮甫罹旱歉。
念庸蜀新罢大兵。
虽经费有馀。
而圣虑犹轸。
昨因伏奏。
奉德音。
悉拟发内府金钱。
御服缯䌽。
约躬节用。
纾国赡军。
允叶师和。
克虔祀事。
必知感神之德。
未酌献而幽通。
动天之诚。
先燎烟而上达。
百祥所降。
万福攸宜。
信可以光洽寰区。
夐掩图篆。
家知自遂。
户识至公。
风人寝杼轴之诗。
黔首臻富庶之域。
微臣何幸。
获睹升平。
至德难名。
载深感惧。
无任喜忭激切之至。
谨奉表陈谢以闻。
鲁王皇太子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五
维太和七年岁次癸丑八月甲申朔七日庚寅
皇帝若曰。
王者钦若天道。
君临万方。
必崇上嗣。
以固邦本。
所以尊守器而重承祧也。
我祖宗受天明命。
光宅区夏。
元光被于生灵。
利泽霈于遐荒。
逮予寡昧。
继缵鸿绪。
虔畏寅惧。
不克负荷。
思崇大典。
用建元良
俾膺主鬯之重。
式叶奉先之庆。
咨尔元子鲁王永
惟哲淑聪明。
温文粹和。
夙表岐嶷。
生知孝敬。
洎苴茅分社。
磐石启藩。
东平乐善之心。
慕河閒大雅之操。
天纵宏量。
日新令猷。
人神协志。
蓍龟献兆。
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往惟钦哉。
修己有度。
敬事无违。
居必思义。
动必率礼。
讲道励学。
亲师尚贤。
则可以正曜于前星。
配德于重海。
以承列祖。
以奉粢盛。
恢宏懿图。
无忝丕命。
可不慎欤。
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京师露布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八、《盘洲文集》卷二六
臣晟等言:名位不同,既君臣之素定;
神器有命,岂智力之可求!
故楶桷不任于栋梁,而燕雀焉知于鸿鹄?
苟闇奸于天位,寔自速于邦刑。
简策所书,古今共贯。
共惟皇帝陛下聪明英武,笃寔辉光,化民以躬,为政以德。
优繇亮直,贤哲萃于朝廷;
总揽权纲,威令伸于藩屏。
乐岁享金穰之庆,康时臻玉烛之和。
蠢尔逆臣,忘夫大德。
六旄导节,五分重镇之权;
四履疏封,两峻真王之册。
所以轻捐于名器,欲其图报于朝廷。
鸱枭之悖逆相承,而豺虎之贪残难革,罔竭惓惓之节,居怀鞅鞅之心。
世济厥凶,其父已臣于安、史;
家传不轨,乃昆复乱于卢龙
偶泾人变起于京都,致源休诡称于符命,遂凭叛党,辄起厉阶。
褫绅笏而袭冕旒,固已沐猴而冠
逼乘舆而惊辇毂,敢磨窫窳之牙。
盗环之恶则所不可言,裂冕之情而至于此极。
忍肆滔天之罪,轻为填海之谋。
毒贯堪舆,怒贻宗庙。
万方愤发,莫不疾首而痛心;
九服嚣腾,尽欲寝皮而食肉。
臣自闻国难,祗奉诏音,即投袂以兴师,遂属鞬而就道。
虽阖门之遭絷,何以家为?
念灭贼以报恩,维其时矣。
百舍一息,王事宁劳!
三令五申,兵威已振。
共抵臧宫之掌,欲然董卓之脐。
继以孤军而屯渭桥,虽能断其首尾;
彼之重兵方聚苑内,要当披其腹心。
遂会奉天行营副元帅浑瑊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商州节度使尚可孤等,商秘计于幄中,□□□□麾下。
愤一夫之射月,致万乘之蒙尘,使之乘此时以建功勋,戒以诛元凶而取富贵。
皆闻言而雪泣,思贾勇以风飞。
即日启行,尅期同集。
移军于光泰门外,筑垒于米仓村前。
螳臂既张,遣廷芬而出战,狼心甚炽,攻华壁之方坚。
遂命吴诜整众以当锋,李演督兵而救急。
蒙虎皮而直犯,被鹤膝以争驰。
两军相鏖,终日大获。
辙乱旗靡,方蔽野以横尸;
兵尽矢穷,遂弃门而夜哭。
群帅宣威而气倍,众师席胜以鼓行。
彼虽延命于须臾,我必乘机而扑殄。
遂使王佖将骑兵而前进,万顷率步卒以偕行。
中夜以开苑墙,先登而拔贼栅。
朱旗绛日,高锋彗云。
杀人之易若刈菅,迎刃而势如破竹。
擒段诚于伏莽,心膂既亡;
令言若摧枯,爪牙已挫。
尚思拒辙,未悟倾巢。
宫城万雉之可居,以武库五兵之足恃。
欲为帝耳,阵方布于蕲西;
其如予何?
兵已临于新室。
伏羸师而见击,收馀烬以复来。
百骑自驰,十战皆北。
生灵既已鼓舞,乾坤于是清夷。
尽扫妖氛,径趋中禁。
逆酋漏网,轻骑窜蒿。
防堑师奔,但听有声之马;
阴陵路失,漫嗟不逝之骓。
已驰追蹑之兵,行有俘囚之日。
王家再造,睹父老之来迎,钟簴不移,幸寝园之如故。
臣滥陪台鼎,获总戎旃,不令剧盗之讫平,致使属车之再狩。
免冠伏地,敢逃失职之辜?
负斧徇朝,请正辱君之罪。
限拘军事,未副愚诚,谨先布于捷书,庶仰宽于圣虑。